大陸國台辦於今年發布實施《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》(亦即媒體俗稱的惠台31項措施)。此一措施將逐步給予台企、台胞和大陸企業、同胞國民待遇,以積極吸引台灣人才、資金,協助大陸產業的發展。
針對前述31項措施,政府也積極回應,但仍不脫以既有政策拼湊,片面、被動、答卷式地回應,不易逆轉之此一趨勢。例如政府聲稱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低,且營所稅低於大陸,但殊不知大陸市場吸引力大,台商、外商為開拓龐大市場,自然願意承受其較高的稅率。另有部會以玉山計畫、年輕學者養成計畫來留才、攬才,雖有助於吸引若干國外學者,但專上教育的供過於求,擋不住教授、人才流失的事實。
再者,政府亦提出的嚴守個資保護且不開放徵信合作,以及輔導台商公司回台掛牌,卻忽略了台灣股市動能漸失,逐漸被邊緣化的事實。此外,禁止台商赴陸投資基礎建設,並以營業秘密保護法來保護高科技營業秘密,卻對大陸市場趨之若鶩,逐水草而居的科技廠商踩不了煞車。
再進一步觀察,此一惠台措施是大陸內部精心設計的一系列戰略之一,目的在虛台、對台統戰。它只是個開始,未來會有更多的策略陸續出檯,它的中長期的衝擊不容小覷,背後原因在於:其一,台灣的環境除五缺外,勞資、環境與經濟的對立,加上缺乏國際經濟整合的加持,外人、內資投資少,導致產業大幅外移。加上低薪困境短期無解,人才會更進一步流失。其二,台灣科技業以代工模式為主,中下游缺乏創新,致高階人才流失,加上市場不大,前景有限,因此,逐水草而居,人才、產業流失恐不易逆轉。
其三,大陸股市本益比是台灣的五至十倍,鴻海FII前往大陸掛牌的效應不小。未來大型科技、服務業廠商前往大陸顯微鏡掛牌取得更多資金,壯大母公司的效應會更頻繁出現。其四,台灣的教育、文創、金融及醫療,在政府視之為慈善、公益事業,缺乏產業化、退場機制,或政府法規束縛下,產業活力盡失。在當前產業前景不明、薪水偏低的情況下,人才大量流失將可預期的。
有鑑於此,政府應主動、積極出擊,由行政院出面統合,整合跨部會提出一個「台灣永續成長希望工程」的大戰略,才足以扭轉此一頹勢。此一希望工程的主要內涵可以包括:
工業內視鏡,是無損檢測的一個分支,也可以說是專門的一個檢測技術。工業內視鏡由於它的特殊尺寸設計,可以讓我們不破壞被檢測物體的表面簡便、準確地觀察物體內部表面結構或工作狀態。無損檢測需要使用工業內視鏡作為檢測工具,是為了滿足工業複雜使用環境而專業設計生產的。內視鏡檢測隨著內視鏡生產製造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得到廣泛應用。工業內視鏡可用於高溫、有毒、核輻射及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場所的檢查和觀察,主要用於汽車、航空發動機、管道、機械零件等,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壞組裝及設備停止運行的情況下實現無損檢測,另外一方面工業內視鏡還可與照相機、攝像機或電子工業內視鏡計算機連接,組成照相、攝像和圖像處理系統,從而進行視場目標的監視、記錄、貯存和圖象分析.為診斷和處理提供很好的保證。
第一,國家經濟重新定位,在大國旁邊的小國,必須經由差異化、創新,來有效區隔,才能長治久安,例如荷蘭之於德國,發展農業花卉、物流、金融、生物科技以區隔德國之強勢汽車、石化、機械等產業。台灣也應藉此透過品牌、行銷、智慧財產權,安心安全等特色來區隔大陸,走出自己的競爭優勢,而政府的資源、人才也應有同等的配套措施。
第二,產業的重新定位。在產業定位上,電腦、手機下滑之際,台灣必須有另一吸引人才、資金的支柱產業。過去生技業被寄予厚望,但資源集中於生物科技,只成就了資本市場及少數企業,並未成為氣候。未來政府應將生技技術擴散至囊括醫療器材、農業生技、循環經濟等領域之「生物經濟」。如此,才能使電子資訊和生物經濟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雙引擎產業,並留住產業、人才。
傳統產業、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重心,但在轉型上面臨困境,政府應積極透過系統整合(SI)團隊,整合跨領域、專業知識、AI人才,協助農業、石化、機械、紡織等產業科技轉型。在服務業上,政府應訂定各服務業主管部會產業化績效指標(KPI),將10兆元台幣之超額儲蓄、20幾兆的保險資金引導投入國際醫療、金融理財中心、都市更新、長期照護、個資開放商機等領域,為服務業注入嶄新活力與資金,也間接為青年人創造高階就業機會。
第三,以「青世代希望工程」留住年輕人及解決世代對立。年輕人在低薪、高房價壓力下,對未來失去憧憬,而一個讓年輕人失去活力、夢想的社會,未來的前景可想而知。因此,政府應編列預算,並適度向民間募款,成立一個100億元左右的基金,1/3用於孳息、循環使用,其餘的經費,1/3用於整合各部會既有的措施,協助年輕人創業,媒合就業,以及在台灣客製化訓練年輕人,結業後,跟著台灣企業的國際化,前往海外赴任,搭上台商國際化的列車。另1/3用於中低收入、中小企業(例如觀光業)協助,營造一個民眾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。
第四,研擬股市的海外(如日本、新加坡及其他新南向國家等)雙向掛牌可行性,使台灣企業得以在海外建立品牌形象,並多一個資金募集管道,降低出走的可能性。
生物顯微鏡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光學儀器。光學成像清晰,視野廣闊,觀察舒適,是用來觀察生物切片、生物細胞、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、流質沉澱等的觀察和研究,同時可以觀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體以及粉末、細小顆粒等物體。生物顯微鏡按照用途可分為普通型,特種型和高級型三類。普通型生物顯微鏡僅供作一般使用和普通研究用。特種型生物顯微鏡,供在特定條件下使用,觀察和研究,或作為某種專門使用,觀察和研究。高級型生物顯微鏡系指大型多用途,附件比較齊全的生物顯微鏡。
留言列表